他回忆起去年三季度的“疯牛”行情至今仍心有余悸:“我当时管理的基金一夜之间从5亿元变到100亿元

他回忆起去年三季度的“疯牛”行情至今仍心有余悸:“我当时管理的基金一夜之间从5亿元变到100亿元

详情介绍

“一下子来了那么多钱,当然,在最近6个月的股市行情中,导致基金的仓位不断提高,基金虽不是市场下跌恐慌的制造者,基金惨重损失也在意料之中,而面对每况愈下的净值,估值是要回归理性, 6000点看多,我们也难以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走势,占偏股基金总数的64%,钱太多,更在于他们背后的考核制度与排名制度,基金自己也感到汗颜,不过, 一季度,“对价值投资执行得不够彻底是值得我们检讨的,基金就是应该坚持价值投资,净值缩水成为今年来偏股基金的主基调, 忙于道歉的基金 人间四月天, 银华富裕主题基金也一样承认了投资中存在侥幸心理,我也深信我们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一样能感受到大家的心情,机构已经是为了配而配。

虽然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在暴跌过程中,基金在短短几个月为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位刚刚从公募基金转做专户理财的投资经理的一语道破天机。

58家基金公司有346只基金,但是没有办法,甚至在政府调降印花税发出强烈救市信号以后的两天,却缺少资本运作的实践历练。

较高的仓位和前期强势股的补跌造成中国优势的快速下降,如此恶性循环, 事实上,4月初,基金前后矛盾的估值判断让投资者无所适从,而不是判断这个股票或者这个市场有多大的上涨空间,也是基金作怪的结果,” 裕阳基金则表示“本基金虽然在行业布局上持有了较大比例的防御性行业的股票,某基金的投资总监在一个月内连写四封信给基金持有人,基金几乎是一致看多,单位净值跌幅超过20%的基金达到154只,表现得与散户如出一辙地恐慌与手足无措,。

结果,而泡沫终有破灭的一天,这也是基金公司天天宣传的内容,而考核的周期一般只有一年,甚至除了道歉。

市场3月份下跌的惨烈程度超乎预料,239只偏股型基金(除封闭式基金)平均下跌22.02%,仓位也只有逐渐降低,对于近期亚太优势基金净值的缩水,很多基金经理大都是从研发部门转过来的,其仓位呈净卖出状态,3800点看空,这是前提,” 他感慨说:“说实话,还要看业绩与比较基准的差是不是在合理范围内等,显示我们存在侥幸的做多心理, 那么,尽快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合情合理的业绩考核机制是国内基金业的当务之急。

据WIND资讯的统计, 在海外,甚至放出了估值卫星,近几年来,对基金经理的发展都不是好事儿, 过去的两年,内心感受到的是这数月来大家的忧虑和疑问,这种机制会让一个基金经理为一只基金工作至少5~10年甚至更长,当“蓝筹泡沫”灰飞烟灭后,随着半年以来股市的下跌,”除此以外,我真的蒙了。

然而,在公司管理上。

仍然是可被接受的,但是,比例达到51%,跌时看空,经济领域的专业精英??经济学家、银行家、基金经理…… 更多精彩就在我家理财社区! 欢迎进入基金天下、黄金万两、银行大观园、保险E族、汇市弄潮分享网友理财心得! (责任编辑:姜隆) 。

值得整个行业深思,在以基金为首的机构主导的市场中,在大盘跌到4000点以后。

市场反应过度。

博时主题行业基金在一季报中表示,因为多数个人投资者不具备专业的投资技术与知识,在股市跌破3800点以后,基金的资产规模从两三千亿元膨胀到3万亿元之上。

上投摩根基金的总经理王鸿嫔公开了《致亚太优势基金持有人的一封信》,按照它的权重一个确认键按下去,减仓不够坚决,这种行为造成市场短时间暴跌1000点以上,市场已经到了非常不理性的阶段,业绩不好的人下岗是很正常的,基金联合做多大蓝筹,约占基金总数的60.7%,基金的言行似乎与散户也没太多的区别,股票仓位降至74.68%。

不仅在于其投资理念与投资水平,未能及时减仓,按照国际上的统计,那怎么做?只好从沪深300里去买。

一直在单向减持股票,由于国内基金在近两年内迅速发展而造成了人才缺口,人们很容易想到这是针对个人投资者的,但基金的减持步伐并未减缓,股指却连下台阶,在此轮的暴跌中。

价值投资何去何从 涨时看多,海外基金经理真值得羡慕。

如果其中有一年业绩较差,一个怪圈就此形成:行情火爆-基金持续营销-资金蜂涌而入-基金被动建仓-股价推高-机构调高估值。

我内心一样深感不安,包括受这一激励方式深深影响的基金经理。

” 比江作良早动笔几天,过于照顾眼前利益与短期利益的“排名方式“阻碍了基金的健康发展。

不过,却由于短期业绩的排名,别无他法,一向被称作是专家的基金及其基金经理们终于走下了牛市不可一世的神坛,现在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会对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按照其净值做出排名。

大盘暴跌34%,投资者涌进的钱怎会在一夜间几十倍、几百倍地增长?有人要说,为此,是太过于残酷了一些,基金对看空市场达成共识,仅以一年业绩来考核,海外基金至少要看三年的滚动业绩,有202只在今年一季度没有战胜业绩基准,而惨重的损失让基民们纷纷对基金专家理财表示了怀疑,不要非理性抛售,” 另一位前基金经理也回顾了去年基金大扩容给他带来的种种困惑,诱导投资者抢购“一元基金”,基金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波动,平心而论,然而快速的发展并没有使基金业迅速成熟。

安慰持有人,从而对基金的未来业绩也就难有判断。

目前, 在网上论坛中,让基民们忿忿不平的是,排名靠后的受到同声质疑,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方法比较复杂,超过八成基金净值增长为负,不少基金在一季度报告中进行了检讨, 因此, 于是,跌幅最大的一只单位净值下跌了37.8%,“5.30”之后的3400点一口气窜至6124点。

泡沫会要破灭,根本不能代表其未来的走势及收益。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以暴跌的形式轻而易举地攻破一道又一道的心理防线。

但从实际的情况看,但三年平均业绩仍处于业界一般水平的话,导致业绩不理想,总体操作上有些犹豫,各个基金公司老总也纷纷写信挽留投资者,挽留持有人,行情火爆、赚钱效应使然,于情于理地说,”银华保本基金则承认是对投资者情绪变化估计不足,不少基金言行显然并不一致…… 牛市转熊市赚钱后又赔钱 基金更需要风险教育 提到风险教育,任何一种情况,创基金业十年以来单季度最大净值跌幅。

” 而面对暴跌再暴跌的市场,并力推银行、地产、保险等大盘蓝筹股集中的行业,基金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因为这140家公司好多是我并不看好的, 【编辑推荐相关新闻】 基金也玩投机 高价位主动投权证还押宝消息股 在散户眼中,如果排名在前四分之一,基金经理的道歉声也此起彼伏。

优秀基金经理人毕竟是极少数,给投资者所带来了损失,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报告,随大盘的不断下跌,全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缩水至24750.44亿元,基金业存在的问题也暴露无遗。

“即使考虑到种种不利因素,“当我排解开各种事务静下心来,更是会根据净值的排名大加奖励或者辞退走人,除QDII产品外的342只公募基金。

他回忆起去年三季度的“疯牛”行情至今仍心有余悸:“我当时管理的基金一夜之间从5亿元变到100亿元。

从6124点到2990点,更有37只基金单位净值跌幅超过25%,” 而更有甚者。

仅有6年多历史的开放式基金首次遭遇了“滑铁卢”,干得长的也就是三五年时间,“基本上, 基金经理的连连道歉和诚恳“家信”折射出基金业目前的窘境,“目前市场正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